不要轻视那些“不起眼”的民生改善-世界杯365买球

作者:刘冠名 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年12月21日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
近日,深圳市举行了一场“卤鹅考试”,让人始料未及的是,它居然引发了“全民卤鹅”热潮。

据报道,此次名为“潮式卤味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考核”的考试,是深圳市人社局深入推进“粤菜师傅”工程的现实举措。作为广东省推出的一项民生工程,除了传承粤菜文化外,也能带动城乡劳动者高质量就业,推动“舌尖上的产业”全链条式发展。

一场看似极为平常的“卤鹅考试”,为何会引发“全民卤鹅”的热潮?如果考虑到近几年的就业形势,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的民生发展,就不难揣摩背后的深意。

根据相关数据,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。灵活就业缓解了就业压力,成为吸纳就业的“蓄水池”。我国先进的移动互联技术,也为灵活就业提供了支撑。但是不可否认,灵活就业人员尚面临不少现实困难,国家和地方不断出台措施予以支持。

某些看上去“不起眼”,似乎并不“宏大”的措施,反而在解决就业、保障民生方面发挥了超乎想象的作用。就拿广东省的“粤菜师傅”工程来说,据当地生活服务平台显示,今年以来,新开业的潮汕卤鹅相关门店就有1.1万多家,其中超过7000家分布在广东省以外的地区,相较于2019年,全国潮汕卤鹅门店总数上涨了65%。如此增速,不仅带来了极为可观的就业机会,掌握技术的卤鹅技师,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。

一场卤鹅考试引发“全民卤鹅”热潮,正是“粤菜师傅”工程扎实推进的现实反映。截至目前,“粤菜师傅”工程直接带动了61万人实现就业创业。在推出“粤菜师傅”工程的同时,广东省还推出了“广东技工”工程、“南粤家政”工程。三项工程都是一些直面民生痛点的“小切口”,但在保障民生方面却推动了大变化。

不能忽视类似卤鹅这样的“小切口”所蕴藏的民生大能量。脱贫攻坚中,不乏木耳、茭白、手工艺这样的小产品成为大产业,从而带动一方群众走出贫困的例子。民生无小事,一些“不起眼”的举措,可能给众多人带来生活改善。保民生、稳就业,不妨从类似的小切口多做些实事。

【责任编辑:白毅鹏】

《节庆里的故乡》为时代保留一份乡土记忆
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-12-17 16:35:00

真实展现中国航天30年奋斗史《问天》央视开播
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-12-17 15:57:52

“微度假”兴起 广州周边民宿预订持续走高
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-12-17 10:48:14

青年文艺工作者,强起来!
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-12-16 11:55:09

章红艳:怀抱琵琶,奔赴音乐的远方
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-12-14 18:37:08

全景式展现援非抗埃事迹,《埃博拉前线》开播
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-12-08 23:46:07

张大千佳作、《石渠宝笈》著录之作,将现华艺秋拍
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-12-08 23:51:21

北京中轴线,一张三千年前的图纸仍在施工

中国青年报2021-12-07 06:29:18
网站地图